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千錯萬錯,長官都沒錯??

"千錯萬錯,長官都沒錯??"

想必大部分的人都應該在心裡罵過這句話。

我們把心思轉到一個可以想像的場景:專案檢討會議

專案檢討會議中,總是有一個頭頭(大長官)來主持,他總是坐在會議中最重要的位子上;再來,簡報的人總是小小的基礎人員或基層主管,座位就在投影機線可以連到地方;其他與會人員,上階小主管、專案成員、其他不相關的人員(跟專案沒有直接的人員,如其他team的同仁)

開始,總是頭頭先發話,無論長短,他的意思都是"開始檢討吧"。
緊接著就是苦主(專案經理)開始進行專案說明與檢討,其內容不外乎專案簡介、專案成果說明及自我批評(不能太小力,不然等一下長官們會批得更大力),最後說明未來改善建議。

上面只是將場景交代一下,重點在於「自我批評、自我檢討」的內容是甚麼?要如何報告才能安全度過這人生難過的一刻.....


檢討內涵:
(1)公司目標是否有達到?  (不是專案目標喔)
專案有兩種形式,公司目標也不相同:

  • 一種是"標案"形式(A種),於時間內幫客戶完成所指定的事情,然後收錢。公司訂的目標通常是利潤/營收/下一個專案機會。
  • 一種是公司內部專案(B種),訂定milestone,不一定有截止時間或明確工作項,是否結案由老闆說了算。公司訂的目標通常是改善現況/調整流程/減少資出。

上述兩種,公司訂定目標不同,檢討方式也不同,主要考察專案經理的記憶力(有沒有時時刻刻記住公司的目標):

  • (A種)主要就看數字,到底當初規劃的利潤/營收是否有達到,有無延續案?這答案很明確,一翻兩瞪眼,達不到就只好等著被罵吧!
  • (B種)成效不好評估,最主要看長遠的成效;最主要長官想了解當初設定的幾個重要指標是否有達到?


(2)專案執行過程是否依據公司規定?
公司通常有內規,如:品質流程、人力資源管理、財務回報及決策核定......等等大大小小規範。此項檢討,是要說明專案執行過程有沒有依據內規進行,檢討方式通常就是一些表單、流程監控等等資料。這部分主要是查察專案經理的執行力及人緣(人緣好,其他單位都會幫忙的...大家應該知道我說得是甚麼)。

(3)告解
自己先說說犯了甚麼錯,造成甚麼結果或損失;這是考察專案經理的理解能力(理解老闆的想法)及說話的藝術(如何說才不會被罵,但又讓老闆覺得誠意十足;也不要激怒專案成員,而當料耙子)。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上面所提的,也能會心一笑。所以,報告者,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的記憶力、執行力、人員、理解力及說話的藝術練好來,這樣才能安然度過專案檢討會議。(哈哈哈!這很難吧,所以通常專案經理都死在檢討會議中)

緊接著要來談談「千錯萬錯,長官都沒錯!」

為何要從專案檢討會議開始談「千錯萬錯,長官都沒錯!」這就句話,因為該會議是公司文化的濃縮,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展現公司文化;當然,也非常容易在會議中發掘這句話的真諦。

一件事情的成敗,絕對不是執行者的問題,決策者更左右之。
但「出事由執行者承擔、成功光榮由老闆擁有」,這樣對嗎?跟您說,這句話絕對是正確的,若您想繼續在職場上求生存的話;當老闆獲得榮耀時,您也跟著沾光,且老闆都是明白人,知道這些光環來至何處,會找機會報答的;失敗就自己扛,別燒到老闆,這也是正確的想法,若老闆都被燒到,他只好找您來滅火,那時您受傷更深,而若由自己扛,老闆看在眼裡,多少還有點同情或幫忙的心(只要老闆不是野獸,應該就會有)。

「吃虧就是占便宜」的俚語,從小就知道,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來說個真實故事吧,說完好下課~~~呵呵!

一日與好友(某家企業高階主管)聚餐,他分享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他底下一位出社會10年的資深專案經理--張亦帆(化名),前陣子剛完成一個非常艱鉅的專案,過程可說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專案資源少之又少、成員能力不足、客戶火爆、專案虧損、品質無法提升、成員流動率大且感到沮喪......;終於在張亦帆努力下,專案成果是公司/客戶可接受的。重點來了,例行性召開專案檢討會議,張亦帆於會議中大事抨擊專案成員能力不足導致專案延宕及品質不佳、公司長官不願協助投入人員、品質流程有問題、......;想想看,那個場景,大家都被張亦帆的態度所震攝。他不是無的放矢,都言之有理,且提出很多非常好的建議,說實在的,他是一位能力很好的優秀員工。老闆高承寬先生,當場要求同仁給張亦帆鼓勵,也稱讚他的堅持與努力,才能順利完成專案。

故事急轉直下,高承寬竟然判張亦帆處以極刑,不是啦!而是升官發財都沒有張亦帆的份而最後離開公司,長官(高承寬們)厭惡他的直白、不留情面的把不能說的秘密,都攤在陽光下。

故事結束了,是否有人同情張亦帆呢?我想不多吧,應該更多人會說"他白目,出社會這麼久了,還做這樣的事情"。但,當下,我問了我朋友,他怎麼想?他告訴我一句話,很有深度喔!(先不說,看完這篇,最後再公布答案)

「千錯萬錯,長官都沒錯!」這句話訴盡同仁的苦;但真的要好好體認這不是事實,但這是職場謀生的技巧,至於您想將此話奉為圭臬或是想成為故事中的男主角-張亦帆,就由您決定。

p.s. 當然,若張亦帆能用說話的藝術來表達他的想法、或遇到一位喜愛聽真話的高承寬,或許結局會不同的。

最後,來解答我朋友所說的一句很有深度的話:"管他的死活,吃飯吃飯,吃飯要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